符合条件的170条专利数据 | 专利状态 | 申请人类型 | 缴费截止日 | 授权年 | 更新时间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发明 2018101908892 一种碳掺杂磷酸锰(Ⅲ)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电子设备 储能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18105362806 一种包覆型硼酸铁锂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电子设备 储能 电动汽车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18106695426 一种锰酸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电子设备 储能 电动汽车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18109961873 一种硅酸铁锂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电子设备 储能 电动汽车 2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18100846386 一种磷酸锰铁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汽车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电子设备 储能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1810083394X 一种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电子设备 储能 电动汽车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20109847752 一种螺杆挤出机制备多孔锂电池硅碳负极的方法 移动电源 锂电池负极材料 新能源 1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22106523962 微/纳结构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新能源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 【新能源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】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2106524217 具有高强度碳基质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新能源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 【新能源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】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1100735135 一种富硫共聚物层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锂电池 锂硫电池 锂电池电极 储能电池 3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1100912962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负载MoS2纳米花的电极材料及制法 锂电池 电池材料 新能源 储能 (锂电池 4人 |
已下证 | 企业 | ||||
发明 2021101016100 一种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(锂电池) 锂电池材料 新能源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电子设备 储能 2人 |
已下证 | 个人 | ||||
发明 2022102017779 乙炔黑柔性固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、固硫方法和锂硫电池正极【特价】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3105238000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生产覆膜设备 2人 |
已下证 | 企业 | ||||
发明 2024101551096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2103586052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】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1102416384 二硫化钼纳米片包覆钛基MOF衍生二氧化钛复合材料、制备方法及应用 电池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储能电池 3人 C01G39/06 C01G23/047 C01B32/05 H01M4/36 H01M4/48 H01M4/58 H01M4/62 H01M10/0525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2104776482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二硫化镍/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2107311769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】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 ||||
发明 2023110339868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材料、制备方法及应用 (锂电池 电池技术) 2人 |
已下证 | 学校 |